
-
夫妻一方約定將個人所有的房屋與另一方共有,但沒有辦理房產加名登記,贈與方可以請求法院撤銷嗎? 2021-12-27 09:51:03 李麗霞
夫妻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全部贈與另一方,因未辦理房屋變更登記手續,依照《民法典》物權編的規定,房屋所有權尚未轉移,而依照《民法典》關于贈與一章的規定,贈與房產的一方可以撤銷贈與
-
一方婚前付首付,婚后雙方共同還貸的房產,應當如何分割 2021-12-27 09:49:44 羅京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隔代撫養現象為何如此普遍
來源:離婚律師網 作者:未知 時間:2014-10-10 點擊數:32
所謂隔代撫養,是指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上一輩老人來照顧孩子、教育孩子的教養形式。這種教養形式在歐美等國家是極為罕見的,他們要么自己專職在家帶孩子,要么請專門的保姆照顧孩子。但是在中國,據有關調查顯示,祖輩對孫輩進行生活和教育等方面管理和監護的約占16.7%,在部分城市甚至達到30%。
為何隔代撫養現象在中國如此普遍呢?據統計,隔代撫養現象在中國如此普遍主要源于下述幾個原因:
1.競爭、工作壓力過大,許多白領夫婦無暇照顧孩子;
2.因患病、傷殘等身體狀況或因下崗而導致經濟能力不濟;
3.離婚、喪偶、再婚或夫妻兩地分居、住房緊張;
4.出國工作、讀書或到外地工作;
5.為事業奔忙,如下海經商、創業等;
6.怕費神、圖省事,年輕父母無經驗或希望保留二人世界;
7.老一輩出于疼愛子女,主動撫養、教育孩子,為年輕父母分憂。
隔代撫養雖然可以暫時減輕父母的壓力,但研究表明隔代撫養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心理疾病。
首先,與父母撫養相比,隔代撫養更易養成孩子任性、自私、為所欲為的性格。老年人撫養孩子,凡事依著孩子,遷就孩子,在此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極易形成上述不良性格。老年人常常對孩子過分關心、溺愛,包辦一切事情,使孩子沒有機會做自己的事情。長期下去,會使孩子缺乏獨立性、自信心和果斷力,產生依賴心理和受挫力差的毛病。這使孩子在成長中,稍微受挫,就一蹶不振,產生心理與行為的障礙。
其次,隔代撫養常常使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從而產生情感和人格的偏差。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孩子缺少血肉相連的父母之愛,極可能使孩子因情感缺乏而產生情感和人格上的偏差,產生心理和行為障礙,對人對物缺乏愛心,易產生暴力傾向等問題。
最嚴重的問題是,孩子長期處于老年人的生活空間和氛圍中,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語言和行為,對于模仿力極強的孩子來說,極有可能加速孩子的成人化,更嚴重的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由于老年人大都喜歡安靜而不喜歡運動與外出,這會導致孩子視野狹小,缺乏應有的活力,不利于培養孩子開闊的胸懷和活潑、寬容的性格。這樣長大的孩子,為人心胸狹小,不善與人交際,易產生交際恐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