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夫妻一方約定將個人所有的房屋與另一方共有,但沒有辦理房產加名登記,贈與方可以請求法院撤銷嗎? 2021-12-27 09:51:03 李麗霞
夫妻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全部贈與另一方,因未辦理房屋變更登記手續,依照《民法典》物權編的規定,房屋所有權尚未轉移,而依照《民法典》關于贈與一章的規定,贈與房產的一方可以撤銷贈與
-
一方婚前付首付,婚后雙方共同還貸的房產,應當如何分割 2021-12-27 09:49:44 羅京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關注現實生活中的“家庭暴力現象”
來源:離婚律師網 作者:未知 時間:2014-10-14 點擊數:23
家庭暴力是侵害家庭成員特別是侵害婦女權 益、對家庭和社會穩定具有危害性的行為。由于家庭暴力嚴重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權益,破壞了社會穩定和發展,已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那么家庭暴力為什么在社會中如此的猖狂?
1.封建思想是家庭暴力產生的歷史原因
2.經濟收入失衡是家庭暴力產生的經濟原因
經濟收入的不平衡導致了經濟地位的不平等。傳統的擇偶觀念是男強女弱。女方希望找一個各方面都比自己強的男性,而自己甘愿默默奉獻于家庭。一些男性由于有了妻子及其家庭成員的支持,因某些機遇而迅速致富,社會地位也大大提高,所謂的“優越感”得到體現,于是要求家庭成員絕對服從其意志,否則就惡語傷人,大打出手。
3.現代生活使部分人心理負荷過重。
工作、生活壓力使一部分人產生急躁情緒,在家庭生活中遇事難以克制,發生吵打。
4.立法不完備是產生家庭暴力的法律原因
我國法律對家庭暴力的懲罰原則性強,可操作性差。新婚姻法雖然規定了家庭暴力導致離婚的過錯賠償制度,但操作上有一定困難。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家庭暴力索賠問題,法律上沒有依據。
5.社會的寬容態度是家庭暴力產生的社會根源
“家庭暴力是私事,外人最好少干預”等意識,在社會上有很大的市場。因為家庭暴力關非一般的治安問題,還涉及到感情因素。司法人員認為“清官難斷家務事”,他們怕自己真正去處理了,可當事人之間又馬上和好了,反過來還埋怨自己多管閑事,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6.缺乏救助渠道影響了家庭暴力的解決
什么樣的行為構成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有何特點?
1.家庭暴力的家庭性和違法性。
家庭暴力主要發生在夫妻之間、父母子女之間,其中以夫妻之間居多;受害者以女性為主,侵害的是家庭成員的人身權利,包括身體權、健康權、生命權、自由權等;實施者主觀上具有故意或過失;家庭暴力是一種違法行為,實施者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家庭暴力具有普遍性和嚴重性。
在現實生活中,家庭暴力已達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我們不時可以從媒體中看到,如施暴者用棍棒、匕首、鐵器、剪刀、電擊等殘害手無寸鐵的婦女兒童,向妻子灑熱菜油、硫酸等。在婦女遭受嚴重損傷的常見原因中,因家庭暴力造成的約占40%以上。
3.家庭暴力具有反復性和持久性。
家庭暴力的發生一般呈循環性,其過程為緊張狀態階段、暴力階段和親密階段。通過對已暴露的家庭暴力進行分析,我們能夠發現這類案件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家庭暴力實施的時間上具有持久性。由于受害者對家庭暴力無反抗或不愿公開,導致實施暴力行為者更加為所欲為,長時間、屢次地對受害者施暴。
4.家庭暴力具有形式多樣性。
家庭暴力形式多樣:主要是肉體損傷,性攻擊,精神情感上的折磨(如傷害的威脅,恫嚇威脅,對其進行軀體上或社會上的隔離、孤立等)。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還出現了一種新的家庭暴力形態—冷暴力,在目前有些家庭,夫妻雙方在產生矛盾時,不是通過毆打的暴力方式處理,而是對對方表現得比較冷淡、輕視、放任和疏遠。惡語中傷、漠不關心對方,將語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懶于做一切家庭工作,是隱性暴力中較常見和隱蔽的做法,而這也是現代家庭中的一個易被人忽視的問題。
5.家庭暴力具有隱蔽性。
由于發生在家庭內部,暴力的發生一般不為人所知,暴力發生時受害者常常處于無防備狀態,一旦發生傷害等后果,常以“家丑不可外揚”而委曲求全。
6.輕微傷是家庭暴力的主要表現形式。
7.施暴者的年齡、文化和職業呈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