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夫妻一方約定將個人所有的房屋與另一方共有,但沒有辦理房產加名登記,贈與方可以請求法院撤銷嗎? 2021-12-27 09:51:03 李麗霞
夫妻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全部贈與另一方,因未辦理房屋變更登記手續,依照《民法典》物權編的規定,房屋所有權尚未轉移,而依照《民法典》關于贈與一章的規定,贈與房產的一方可以撤銷贈與
-
一方婚前付首付,婚后雙方共同還貸的房產,應當如何分割 2021-12-27 09:49:44 羅京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隔代收養能否受到法律的保護
來源:離婚律師網 作者:未知 時間:2016-11-11 點擊數:81
婚姻家庭律師
收養中有時由于收養人與被收養人之間年齡相差較大,或者是親屬之間收養受輩分的影響,收養人與被收養人以父母子女相稱不太恰當,便以祖孫相稱,形成所謂的隔代收養。歷史傳統上,我國不少的多子女家庭經族人說合后,有將兒子送給無后代或無兒子的嫡親或叔伯本家成“嗣”的習俗。所謂的成“嗣”也就是現在所說收養。不少人認為,如果承認這種隔代收養關系,就意味著打破正常的代際關系,明顯不符合公認的倫理觀念。那究竟該如何理解這個問題呢?隔代收養受法律保護嗎?法訊網為您介紹的以下法律常識可以讓您讀懂這一問題。
收養中有時由于收養人與被收養人之間年齡相差較大。或者是親屬之間收養受輩分的影響,收養人與被收養人以父母子女相稱不太恰當,便以祖孫相稱,形成所謂的隔代收養。我國收養法對隔代收養的問題沒有明確法律法規規定,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涉及到這一問題,并規定收養人收養他人為孫子女,確已形成養祖父母與養孫子女關系的,應予承認。解決收養糾紛或有關權益糾紛時,可依據婚姻法關于養父母與養子女的有關規定,合情合理地處理。“收養他人為養子女,視為養父母與養子女的關系的,可互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司法實踐中對隔代收養也普遍予以認可。只要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收養條件并辦理了相關手續的,均承認收養關系成立,收養人與被收養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比照養父母與養子女的關系處理。發生繼承時。養祖父母與養孫子女之間可以互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可見,隔代收養受法律保護。三代以內親屬關系收養的條件:
(一)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
(二)無配偶的男性收養女性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相差40周歲以上;
(三)被收養人不滿14周歲的限制。
(四)華僑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還可以不受收養人無子女的限制。
部分隔代收養家庭的老人認為身邊有個孩子,可以驅逐孤獨感。但透過隔代收養現象,發現不少值得人們深思的問題,隔代收養有什么弊端呢?其一,部分老人對孫輩之愛自覺或不自覺的陷入了溺愛、畸形之愛,一切以孩子快樂為標準,從不指責孩子的過錯,往往導致孩子自私任性、嬌生慣養、生活自理能力差。其二,一般來說,老年人一旦擔負起撫養孫輩的任務,都小心翼翼,生怕孩子出事,這便人為地限制了孩子的戶外活動范圍,減少了孩子接觸外界的機會,這對孩子智力的開發、好奇心和觀察能力的培養都是不利的。其三,由于祖輩的文化修養、思想行為、行為準則等大多與現實相去甚遠,長期與孩子相處,其潛移默化的影響,會給孩子走向未來社會打下"距離"的烙印。